【深度心灵滋养】弘一法师:30句人生金句,照亮你的前行之路

  • 100人浏览   2024-11-25 10:48:52

1. 善行与书卷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行善与阅读是最美的乐章。它们不仅滋养我们的灵魂,还能照亮他人的心房。


2. 谦逊与平和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学会谦让与包容,保持内心的宁静,这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盾牌,也是与世界和谐相处的钥匙。


3. 矫正性格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

让我们以平衡之态面对自身,用重稳克服轻浮,以实际驱散虚浮,以宽容化解狭隘,以平和取代急躁,用温柔平息刚烈,以深沉掩盖肤浅。


4. 逆境与顺境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以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涵养,从容应对。


5. 退让与享受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懂得适度退让,才能获得更多;过度享受,反而会消耗福气。


6. 自重与自畏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自重自畏,方能避免羞辱与灾祸,保持内心的尊严与安全。


7. 包容与坚定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宽容万物,坚定自我,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8. 完美中的不完美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理解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成熟。


9. 变故与静守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

面对突发状况,保持冷静,坚守内心,方能渡过难关。


10. 心志与言动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中有坚韧,生活中有乐趣,行事大气,言语谨慎,这是生活的艺术。

11. 读书与坦诚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籍是我们未经历的世界,而坦诚则是我们与人交往的基石,两者皆不可缺。


12. 聪明与刚强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聪明需有度,刚强亦需柔,过度的洞察和强硬只会伤害自己与他人。


13. 以情待人,以理律己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用情感去理解他人,用理智来约束自己,这是人际关系中最美的平衡。


14. 留有余地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做事说话留有余地,给未来留下可能,给他人留下尊重。


15. 缓与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缓慢行动,可以避免后悔;适时后退,可以避免灾祸,这是智慧的选择。


16. 宽厚与急缓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困难,宽以待人,缓以处事,这样的心胸和耐心是成功的秘诀。


17. 有德与有忍

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德行广大,忍耐成就事业,这是成功者的品质。


18. 取长补短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评价人要看长处,原谅短处;做事情要先考虑坏处,再计划好处,这是一种成熟的视角。


19. 无心与无我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无私则公正,无我则明智,这是达到更高境界的关键。


20. 小气与小亏

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小气小亏,是智慧的积累,避免更大的损失,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21. 柔与诚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刚强的人,用柔和去征服;狡猾的人,用真诚去感化,这是人际交往的艺术。


22. 忍让与谦逊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忍让谦逊,可以消除无尽的灾难与悔恨,这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智慧。


23. 恩威并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施恩不可先给后收,树立威信不能先宽后严,这是处理关系时的微妙之处。


24. 前功与后效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前期的恩惠若变成后期的损害,恩情会变为仇恨;前期宽松后期严格,会引起反感,这是管理与领导的教训。


25. 善用权威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正确使用权威不会轻易发怒,正确使用恩惠不会随意给予,这是领导力的体现。


26. 留有空间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办事要留有余地,批评别人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是处世的智慧。


27. 包容与忍耐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对自己不要要求过于完美,对外界的一切都要有包容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态度。


28. 反思与慎言

静座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在静坐中反省自己的错误,在闲谈中避免谈论别人的不是,这是修身养性的法则。


29. 换位思考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面对事情要为他人着想,评价人时先思考自己的立场,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规则。


30. 自省与自知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想要评论别人先审视自己,想要了解别人先了解自己,这是认识世界的起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