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移》韩愈
盛世大唐里象征民族精神的龙,其形象和气势跟盛唐的气象是一样的,饱含威武,充满朝气,叱咤风云,霸气十足。
文如其人,这正是曾经以龙自居、一生高调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写照。
02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悔余生《题三十小象》
《题三十计小象》
清·悔余生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
悔余生,真名吴庆坻(1848—1924)字子修,又字敬疆,号补松老人。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历任四川学政,湖南提学使,政务处总办,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善诗文,工书法,近苏灵芝铁像碑。
现在广为流传的是本诗的前两句,被很多年轻人引为座右铭。但此诗本身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当时生存环境的不满和对年少壮志不酬的失落之情。
有人感叹:北大引用头一句,然后秒删,想来是怕大家误解名利两无收。读书本为圣贤事,为过往继圣学,为万事开太平,何时怕到担心误解名利两无收而秒删文章的地步了?发此文,首先证明了不学无术;秒删,证明了其心已丧。这样也就不奇怪何以风气如此了。
03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 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此诗为友人张祜鸣不平,表达了作者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堪为抒情名篇。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笔,倾泄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角声”句势遒而意奇,为勾起偌多感叹的“诱因”。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
一首诗里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感情,有纷挐的枨触,绵渺的情思,气类的感愤,理趣的阐发和名士所特具的洒脱与豪纵。风骨铮铮,穷极变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于此也可略窥究竟了。
04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一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释义]
纵横古今,放眼世间,你们才是心怀凌云之志,梦许万里山河的乘风少年,你们只需波浪而上,御剑而飞。你们的前途会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也会无限远长。
05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谭嗣同的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的狂,是仰天长啸,视死如死的气魄。
晚清时,清政府无能,民族被欺凌,谭嗣同等仁人志士为国家寻求一条新的路,却触犯了清政府的利益。
谭嗣同被抓,他慷慨赴死,写下此诗: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死又有何惧呢?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真的比生命更重要。
06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朱由检《崇祯赐秦良玉诗》
崇祯三年,秦良玉千里勤王,解崇祯帝北京之围。崇祯帝召见她并赐诗四首,其中一首赞道:“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清代王培荀在《听雨楼随笔》中有关于《秦良玉锦袍歌》的记载:“……宫锦归来抚战袍,镂金错绣皆天泽……锦袍乐府蛮女唱,弓衣合绣都官篇。”郭沫若也写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的英勇和伟大。
07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我愿以世间最珍贵的黄金白璧,换取那无价的欢笑与歌声。在这酣畅淋漓的一醉之间,世间的王侯将相,皆如浮云般轻盈,不再牵绊我的心神。我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与欢愉,而非那虚无缥缈的名利与权势。
很喜欢这几句诗: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江湖当如李白所说,身处人心鬼蜮,但仍情义在心,恣意张狂。
08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清代·林则徐《出老》
释义: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看见无边无际的大海,到海的尽头,就是天作岸了,海天相连,气魄恢弘。下联则是登山到山顶,山顶便以我为最高峰,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
林则徐童年贫苦,出生时已是家道中落,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他年少便显露出超凡脱俗的才智与抱负。
据说林则徐七、八岁时,有一日,学堂中的老师带学生们游历于福州鼓山。
鼓山之上,山风猎猎,云海翻腾。
举目远眺,只见大海波澜壮阔,无垠的碧波与苍穹交接,仿佛天地间只余这一片浩渺。
面对此景,师生众人皆心潮澎湃,兴奋不已。
于是老师以“海”为题,让学生们作诗。
众人尚思索时,林则徐却已灵感涌现,率先吟诵出这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此句一出,四周顿时静默,众人皆被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所震撼。
其壮志凌云,仿佛立于群山之巅,以一己之力,欲与天地争锋,尽显其不屈不挠的意志与雄心壮志。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林则徐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凸显了他从年幼时,便心怀“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知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
《出老》
(清)林则徐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如日东山能再起,大鹏展翅恨天低。
林则徐,生于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故于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中国人的敬仰。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
09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白朴《沉醉东风·渔夫》
《沉醉东风》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这是一首描绘渔夫生活与心态的小令。表面上写渔夫的生活及心态,实际上是白朴厌恶机诈、蔑视官场、追求自由的心态的曲折反映。
此曲一写出,就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喜爱。今天读来,仍觉得情趣悠长,耐人寻味。
10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一剪梅》
刘克庄的狂: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的狂,是不惧世俗的眼光,真诚做自己的勇气。
刘克庄被贬广东,友人王迈来送行。
即使身处逆境,刘克庄依然不改狂傲本性,他与友人痛饮,豪情满怀,睥睨世俗,狂放不羁。二人高谈阔论,以致惊动了东邻西舍。
就算如此,他依然不以为意,说:人生在世,难得知音相遇,疏放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狂妄一点又有什么妨碍呢!
生活有一千条路走向麻木,唯有一条通向救赎,就是成为自己。
【微评】读其诗文,识得其人。疏狂之士,梦得后村。
11
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
——王安石《寄慎伯筠》
少年人的意态强胜不受约束,就如老虎添出翅膀一样,在白天里勇敢无畏的飞翔。
12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宋】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赏识:
这首词是以塑造一个抗战派儒将形象来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的,词人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成分。其中“不斩楼兰心不平”,既是通篇之巨眼,又是主人公之灵魂,同时也正是词人之心声。在艺术上,作者精心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入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注意选择能反映人物生活情趣的细节入词,如“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羽扇从容裘带轻”。二注意选择能突出人物将帅之才的细节入词,如“拂拭腰间,吹毛剑在”等。所以词中洋溢着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显得真实可感。宋词中集中描绘军事场面与刻画军事将领形象的成功之作,并不多见。这首词可谓佼佼者。
13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陆游《金错刀行》
金错刀行
宋·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在陆游辞世七十年后,南宋在崖山海战大败,被历史彻底埋葬。陆游的后人绝食的绝食,投海的投海,三代忠烈殉国。每次读到都很震撼。
14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陆游《自嘲》
自嘲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少年时候读诗书,连汉唐的武功也不放在眼里,到老却寄身农桑。
骑在驴身上两脚快要到地,喜爱喝酒,酒杯常在身旁。
老去以后容貌虽然变改,醉了以后意气仍然轩昂。
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怎么被移动的?可笑我自己就像愚公一样不自量。
15
随分溪山供笑傲,这一身、闲处谁能缚。
——韩淲《贺新郎》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作中常见的主题。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蕴含着解万民于倒悬的豪情壮志,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表达了忧国忧民的苦痛,韩淲《贺新郎》中“泪暗洒、神州沉处”饱含对山河沦丧的无限悲叹。
贺新郎(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韩淲〔宋代〕
万事佯休去。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泪暗洒、神州沉处。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空自笑,听鸡舞。
天关九虎寻无路。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但目尽、东南风土。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割舍了,对君举。
16
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
——周权《沁园春·再次韵》
沁园春·再次韵
周权〔元代〕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
落花香染桃鞋。快阔步青云志壮哉。便万里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摩苍壁,扫龙蛇醉墨,翔舞徘徊。
译文
巍巍的东岩,壁立千仞,石壁夹道,峻极中天,仿佛是在混沌天宇中,由造物主凿开的一天险;它高矗云天,又象是奔腾飞驰的“云髓”聚集凝成。天风将它吹裂,一线中开。它高耸入天际,仅飞鸟可通,而东岩的鸟道又仿佛太白西边的鸟道一样高峻。身处高山之巅,目之所及只到山的中部,云雾吞吐竟响如风雷。
脚蹬被桃花香染过的登山鞋,阔步快速地奔向青云,进入月宫,高折蟾宫一枝桂树。笔蘸着天河之水,手摸着星辰日月,来题写心中的风云意气。在“苍壁”上挥洒着大笔,如龙蛇翔舞,左右奔腾!
17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释义: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赏析:陆放翁此词描写了自己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那一股按捺不住的抑郁不平之气。
创作背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42岁,因为被人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弹劾,免去了隆兴通判的官职,退居在镜湖三山。这首词就是这个时候所写的。
18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
——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醉后赠从甥高镇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
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
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匣中盘剑装鱼昔鱼,闲在腰间未用渠。
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
19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这句词出自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游览》,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高远的志向追求,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人生之路,犹如繁花似锦的迷宫,充满了未知与选择。我们常常渴望找到那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期望能够直抵那白云深处,一展如虹霓般的浩然之气。然而,这寻路之旅并非坦途,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
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我们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重重困难和挫折。有时,我们可能会迷失在繁花丛中,不知所措;有时,会被荆棘刺痛,心生退意。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我们的品格,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跨越障碍,我们才有机会穿花寻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水调歌头·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黄庭坚因为修《神宗实录》,在里面写下了不恰当文字,贬官西南地区,最终客死西南。此词作于这个时期。
这是一首非常富有浪漫色彩和理想主义的词,词人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一个理想国度。黄粱梦醒,依然在俗世中跋涉。
让我们读几首毛主席霸气十足的诗词,回忆起过去那段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忆秦娥·娄山关
近现代: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近现代: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